一张听不懂又喜欢听的专辑

 在1990年代 ,算是奇葩的音乐专辑之一。
《王菲 浮躁》

这音乐专辑发行,是1996年,已接近三十年了。

之后也没人这样做的。
有人觉得突破语言的障碍。

也有好多人说是骗钱的。
到底是认真的在编曲,还是真的在骗钱?




部份是有歌词,大部份都没有确实的歌词,却保有人声在唱歌。是留给听众更多想像空间?


以下资料来自 维基百科:

《浮躁》是香港歌手王菲的第13张大碟、第4张国语专辑,也是她与新艺宝合约内的最后一张作品,于1996年6月发行。全碟共收录10首乐曲,其中8首由王菲亲自创作,2首由苏格兰乐团Cocteau Twins特别为她谱写并监制。唱片封面与封底由王菲的三连照构成,分别遮住眼睛、嘴巴与耳朵,概念上巧妙呼应《论语》中的“非礼勿视”、“非礼勿言”、“非礼勿听”,亦与“三猿”意象形成互文。


多年前在音响店,或许会有人用《天空》那张专辑做demo,后期还炒到几百块一张CD也还会有人买,弥补少年时的过失。...然而,会用这张专辑《浮躁》做demo 的是少数中的少数,算是非常稀有的,我是其中之一。



评论

热门博文